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中质含硫原油

admin2023-12-05
交易品种     中质含硫原油交易单位     1000桶/手 报价单位     元(人民币)/桶(交...

交易品种         中质含硫原油

交易单位         1000桶/手 

报价单位         元(人民币)/桶(交易报价为不含税价格)

最小变动价位         0.1元(人民币)/桶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 不超过上一交易日结算价±13%

合约交割月份         最近1-12个月为连续月份以及随后八个季月

交易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09:00—10:15、10:30-11:30和13:30—15:00,连续交易时

                        间,每周一至周五21:00—次日02:30。法定节假日前第一个工作日(不包含

                        周六和周日)的连续交易时间段不进行交易

最后交易日         交割月份前第一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有权根据国家

                        法定节假日调整最后交易日

最后交割日         最后交易日后连续五个交易日

交割品级         中质含硫原油,基准品质为API度32.0,硫含量1.5%,具体可交割油种及升贴

                        水由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另行规定

交割地点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指定交割仓库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15%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

交易代码         SC

上市机构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

-------------------------------------------------

品种概况

    原油的一般性质及其组成

    原油是指从地下天然油藏直接开采得到的液态碳氢化合物或其天然形式的混合物,通常是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世界各产油区所产原油的性质和外观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从颜色上看,绝大多数是黑色,但也有暗黑、暗绿、暗褐,甚至呈赤褐、浅黄、无色等;以相对密度论,绝大多数原油介于0.8~0.98之间。原油大多具有浓烈的气味,这是因为其中含有有臭味的含硫化合物的缘故。

    原油的主要元素为碳、氢、硫、氮、氧及微量元素。其中,碳和氢约占96%~99%,其余元素总含量一般不超过1%~4%,上述元素都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组成原油的有机化合物为碳、氢元素构成的烃类化合物,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以及在分子中兼有这三类烃结构的混合烃构成。原油中一般不含烯烃和炔烃,但在某些二次加工产物中含有烯烃。除了烃类,原油中还含有相当数量的非烃类化合物。这些非烃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氧、含氮化合物以及胶状、沥青状物质,含量可达10%~20%。

    原油是一种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其沸点范围很宽,从常温一直到500℃以上,每个组分都有各自的特性。但从油品使用要求来说,没有必要把原油分成单个组分。通常来说,对原油进行研究或者加工利用,只需对其进行分馏即可。分馏就是按照组分沸点的差别将原油“切割”成若干“馏分”。馏分常冠以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石油产品的名称,但馏分并不就是石油产品。石油产品必须符合油品的质量标准,石油馏分只是中间产品或半成品,必须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才能成为石油产品。

    原油及其产品主要性能指标

    原油及其产品的性能指标包括密度、粘度、凝固点、胶质和沥青质、硫含量、蜡含量、析蜡点、水含量、酸值、闪点、比热、爆炸极限等。对原油而言,物理性质是评定原油产品质量和控制原油炼制过程的重要指标。

    密度

    原油的密度即单位体积原油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密度低的原油轻油收率较高。

    因油品的体积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密度则随之变小,所以油品密度应标明温度。我国国家标准(GB/T1884)规定20℃时的密度为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标准密度,以ρ20表示。

    油品的相对密度是其密度与规定温度下水的密度之比。油品在t℃时的相对密度通常用d4表示,我国及东欧各国常用的相对密度是d4℃;(即20℃油品密度与4℃水的密度值比)欧美各国常用的相对密度是d60℉(其中:60℉=15.6℃),即60℉油品密度与60℉水的密度之比。

    欧美各国常采用比重指数表示油品密度,也称为60℉API度,简称API度,并以此作为油品标准密度。与通常密度的概念相反,API度数值愈大表示密度愈小。目前,国际上把API度作为决定原油价格的主要标准之一,它的数值愈大,表示原油愈轻,价格相应愈高。

    API度=(141.5/d60℉)-131.5

    其中:华氏度(℉)=32+摄氏度(℃)×1.8

    粘度

    原油粘度的表示和测定方法很多,各国有所不同。我国主要采用运动粘度和恩氏粘度,英美等国大多采用赛氏粘度和雷氏粘度,德国和西欧各国多用恩氏粘度和运动粘度。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统一采用运动粘度。在此仅对运动粘度做一简要介绍。

    原油的运动粘度是其动力粘度与密度之比。

    动力粘度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帕·秒(Pa·s),厘米克秒单位制(CGS,一种国际通用的单位制式,即Centimeter-Gram-Secondsystemofunits)单位为泊(P)和厘泊(cP),其换算关系为:

    1Pa·s=10P=103cP

    运动粘度的SI单位为m2/s或mm2/s,CGS制为斯(St),1/100斯称为厘斯(cSt),如180cSt燃料油就是运动粘度为180厘斯的燃料油。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

    1m2/s=106mm2/s=106cSt

    粘度是衡量原油流动性能的指标,原油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易凝高粘原油或重质燃料油的输送过程中,为保持其良好的流动性,通常需进行加热。

    低温性能

    油品的低温性能是重要的质量标准之一,它直接影响油品的输送、储存和使用条件。油品低温性能有多种评定指标,如浊点、结晶点、冰点、凝点、倾点、冷滤点等。其中凝点和倾点是原油的重要低温指标。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热力条件和剪切条件下,油品冷却到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倾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油品能够保持流动的最低温度。原油的凝点大约在-50℃~35℃之间,其数值的高低与原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点就高。

    燃烧性能

    油品绝大多数都是易燃易爆的物质,其闪点、燃点和自燃点等指标越低,越容易燃烧,这些指标是表征油品火灾危险性的重要指标,对于确保原油及其产品在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硫含量

    原油及其产品几乎都含有不同浓度水平的含硫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对原油加工及其产品应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腐蚀金属设备及管道、造成催化剂中毒、影响产品质量等。因此,限制油品中的硫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原油进行深加工前通常对其进行脱硫处理,从而降低各种产品中的硫含量。

    溶解性

    原油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可溶于有机溶剂,如苯、香精、醚、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也能局部溶解于酒精之中。

    原油分类

    原油通常可以从工业、化学、物理或地质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一般倾向于工业(商品)分类和化学分类。

    工业(商品)分类

    工业(商品)分类的根据很多,如分别按密度、含硫量、含氮量、含蜡量和含胶质量分类等。国际石油市场上常用的计价标准是按比重指数API度分类和含硫量分类的。

    原油按API度分类标准

    类别         API度      15℃密(g/cm3)     20℃密(g/cm3)

    轻质原油     >34       <0.855              <0.851

    中质原油     20~34      0.855~0.934         0.851~0.939

    重质原油     10~20>    0.934~0.999         0.930~0.996

    特重质原油   <10       >0.999               >0.996

    数据来源:《储运油料学》,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分类标准,超轻原油API≥50,轻质原油35≤API<50,中质原油26≤API<35,重质原油10≤API<26。不同国家和公司对密度的划分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现实中并不完全机械地遵循这些标准,往往还会考虑定价基准等其他因素。

    我国大庆、胜利、辽河、大港等原油属于中质原油;孤岛原油、乌尔禾稠油属于重质原油;辽河油田曙光一区原油和孤岛个别油井采出的原油属于特重质原油。

    其他几种原油工业分类标准

    分类依据         按含硫量分类                按含氮量分类

    类别         低硫    含硫    高硫        低氮    含氮    高氮

    质量百分比   <0.5   0.5~2   >2        <0.25    —     >0.25

    分类依据         按含蜡量分类                按含胶质量分类

    类别         低蜡    含蜡    高蜡        低胶    含胶    多胶

    质量百分比   0.5~2.5 2.5~10  >10        <5     5~15    >15

    数据来源:《储运油料学》,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化学分类

    原油的化学分类以原油的化学组成为基础,通常采用原油某几个与化学组成有直接关系的物理性质作为分类依据。

    1、特性因数分类

    原油特性因数K是根据相对密度和沸点组合成的复合常数,能反映原油的化学组成性质,可对原油进行分类。

    特性因数分类标准

    K         原油基属       K        原油基属

    >12.1    石蜡基原油    <11.5    环烷基原油

    11.5~12.1 中间基原油

    数据来源:《储运油料学》,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关键馏分特性分类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以原油的两个关键馏分的相对密度为分类标准。其中两个关键馏分是把原油在特定设备中,按规定条件进行蒸馏,分别在250~275℃和395~425℃取得。

    关键馏分分类标准

    关键馏分       第一关键馏分                 第二关键馏分

    石蜡基        ρ20<0.8210 g/cm3            ρ20<0.8723 g/cm 3

                   API度>40                    API度>30

    中间基       ρ20=0.8210~0.8562 g/cm 3       ρ20=0.8723~0.9305 g/cm 3

                                  API度=33~40                   API度=20~30

    环烷基       ρ20>0.8562 g/cm 3         ρ20>0.9305 g/cm 3

                  API度<33                     API度<20

    数据来源:《储运油料学》,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另外,还可以按硫含量分类为: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等。

    原油加工

    通常将原油加工分为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

    一次加工过程是根据不同组分的沸点不同将原油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成轻重不同馏分的过程,常称为原油蒸馏,它包括原油预处理、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一次加工产品可以分为:(1)轻质馏分油,指沸点在约370℃以下的馏出油,如汽油馏分、煤油馏分、柴油馏分等;(2)重质馏分油,指沸点在370~540℃左右的重质馏出油,如重柴油、各种润滑油馏分、裂化原料等;(3)渣油(常压重油,减压渣油)。

    二次加工过程是对一次加工过程产物的再加工。主要是指将重质馏分油和渣油经过各种裂化生产轻质油的过程,包括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另外,还包括催化重整和石油产品精制。

    石油产品及其主要用途

    石油产品是以石油或石油某一部分作原料直接生产出来的各种商品的总称,一般不包括以石油为原料合成的石油化工产品,主要分为六大类:燃料、润滑剂、石油沥青、石油蜡、石油焦、溶剂和化工原料。

    燃料主要包括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等发动机燃料以及灯用煤油、燃料油等。我国的石油燃料约占石油产品的80%,其中的六成左右为各种发动机燃料。润滑剂品种达百种以上,但仅占石油产品总量的5%左右。溶剂和化工原料包括生产乙烯的裂解原料、石油芳烃及各种溶剂油,约占石油产品总量的10%左右。石油沥青、石油蜡和石油焦约占石油产品总量的5%~6%。

 

立即试用编写策略支付订金
免责声明
本站资源视频文章等所提供的分析和建议内容仅供参考,所载文章仅为投资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对您的任何投资建议及入市依据。您应当自主做出交易决策,独自承担交易结果,据此入市者,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资源或课程为网络课程,购买后可反复观看,但谢绝退款,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许可,请勿外传。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所载文章涉嫌侵权,应该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证明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清除相关内容。软件EA指标策略使用风险提示:拿到软件EA指标策略后,先用模拟盘来感受一下,等熟悉了,适应了再参考信号进行实盘操作。软件EA指标策略不是万能的,只是用来做参考,操作的主体是您自己, 任何直接或间接使用软件EA指标策略所造成的损失或引致法律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世界上没有100%准确的交易系统,任何优秀的交易系统也存在周期性的缺陷问题,多一份参考就等于多了一份建议,祝愿大家早日成功!详细了解服务风险及免责声明有问题请:留言反馈 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 中质含硫原油
评论
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